加大自主創新力度,努力發展“綠色輪胎”,將成為我國輪胎產業繼實現子午化后又一個新的戰略目標。這是記者從日前召開的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2010年會員大會上獲得的信息。
據悉,2009年,我國國內汽車輪胎總產量達到3.8億條,今年預計可達4億條,占全球總產量的近三分之一。目前約六成輪胎產品在本土市場銷售,約四成供外貿銷售。我國輪胎生產裝備基本實現國產化,并達到一定的技術水平,一些跨國公司也開始購買我國生產的設備。
但是,目前我國輪胎產品仍然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。到目前為止,我們還沒有一個輪胎試驗場。大多數輪胎價值構成中,制造成本比重大,技術“含量”低,服務增值少。而在制造成本中,原材料成本占主控地位。在國內天然橡膠資源對外依存度超過七成的情況下,我國輪胎產業轉型升級任務艱巨。
以安全高效、節能環保為主要特點的“綠色輪胎”,是國際輪胎工業發展的主流方向。“綠色輪胎”采用新技術配方設計,與一般子午胎相比,滾動阻力降低20%—30%,節油2%—4%甚至更高,行駛里程提高35%,每百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400克左右,同時更加安全可靠。如果國內轎車全部配裝這類產品,每年可節約汽油消耗41萬噸以上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00萬噸以上。跨國公司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研發“綠色輪胎”,除改進配方外,還在有效降低噪音,提高輪胎的抓著力、舒適性、操控性等安全性能,實現輪胎行駛過程中的動態智能監控等領域進行重點突破。目前,各大國際輪胎品牌都已經把“綠色輪胎”、智能輪胎、安全輪胎的普及作為今后發展的重點目標,這也是我國輪胎產業繼實現子午化后的又一個新的戰略目標。
與此同時,歐盟和美國等國家和地區,已經開始對綠色輪胎建立標準和法令,采取強制性的技術規范加以推廣。
在這種背景下,我國輪胎要變壓力為動力,加快技術升級,推動結構調整,促進節能減排,轉變發展方式,促進輪胎產業由“加工增值”向“設計增值”轉變,由“生產型增值”向“服務型增值”轉變,由“做產品”向“做品牌”轉變,依靠科技創新,打造輪胎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新生產力模式。
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新任理事長、三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丁玉華告訴記者,為實施國家創新工程,近期在國家科技部、工信部、發改委、石化協會的支持下,我國輪胎生產企業、橡膠機械企業、原材料生產企業和有關大學、科研機構以及其他組織機構的代表成立了“輪胎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”。由三角集團領銜的這個戰略聯盟,將瞄準國際輪胎產業發展趨勢,大力推動我國輪胎產業在新產品技術、新材料技術、新工藝技術、核心裝備技術、信息化控制技術等領域進行自主創新,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。由此,將大大加快我國“綠色輪胎”的研發和推廣步伐。
(責任編輯:張家偉)